文化电商将是互联网发展新方向
5月22日,第八届“峰火文创论坛”在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启幕,论坛主题探讨的就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该论坛的发起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就文化电商的新趋势课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延长产业链
实现文化电商价值增值“未来十年,电商产业将由目前的3.5万亿元飞增至20万亿元左右,预估文化电商产业将占其中的20%至25%。”陈少峰大胆预言。
他断定文化电商现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理由主要基于两点:在包括阿里和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艺术品与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的互联网零售勃兴;互联网游戏、互联网影视等行业,出现文化内容植入后再衍生开发产品的趋势。
陈少峰认为,文化电商的出现,可以逐步改变目前阶段传统电商附加值低的现状,是解决商家恶性降价竞争和平台假货泛滥的有效途径。
“规模式发展或取得独家是解决问题的两种出路,而小平台的频道组合制正是有效路径之一,它的集成效应使跨界运作成为可能。毕竟,内容为王始终是文化产业长期发展颠扑不破的真理。”陈少峰说。
他认为,无论是在明星与粉丝地位凸显的互联网影视文化业,还是在软文与短视频主宰盈利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上,延长产业链是实现文化电商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微电影与文化旅游
新兴产业大有可为
在文化电商的发展浪潮下,微电影与旅游等文化深度体验行业大有可为。
陈少峰介绍了他总结的微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自主植入与商标、培育IP、演员签约、广告、电视电影+网络电影以及跨界合作等。他举例,某部本身具有竞争力的微电影,通过组合制平台成功播出并取得盈利,是包括爱奇艺等通用平台,网站和自媒体等合作平台,微电影基地、微电影公司、企业与明星公众号、群等自主平台,产品植入长期营销的自主推广等多管齐下的成果。
而在包括旅游、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会展、体育、游学、农业主题公园、健康旅游等在内的文化深度体验行业,则可以通过打造区域文化体验(历史文化)城市地标,拓展旅游目的地、延长旅游时间等方式实现价值增值。
“影视动画与真人植入当地产业和城市形象,将故事落地,辅以高科技技术,或者将宗教文化艺术植入旅游,都是带动文化电商产业发展的良策。”陈少峰说。
此外,他还认为,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文化电商转型。比如,互联网+地产改造后,轻资产运作的啤酒音乐节可以办得有声有色,就是电商带动区域传统产业进入文化产业的鲜活例子。
全部评论
共0条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