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商发展趋势:跨境 农村 移动 线上线下融合
中国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从快速发展期逐渐过渡到成熟稳定期。当下,网络购物出现新生态:电商品牌意识增强、移动电商爆发式发展、消费中国全时互联,如何洞察新发展,把握电商发展新机遇?
趋势之一:跨境网购
多元化,二线城市潜力大,购物行为日趋成熟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已初具规模,相对实体店,网购人群多为泛90后,海淘人群更甚,26—35岁占据海淘整体人数的89%,其中在职人数为80%。从收入分布来看,家庭月收入高于10,000元的消费者占据海淘整体人数的73%,大学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6%。
产品品类、销售渠道、购物模式更加多元化
趋势之二:农村电商
一片蓝海,却也易开难守
据尼尔森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消费意愿上升,直接体现在网购用户的增速上。2014年农村网民网购用户数量同比2013年上涨40.6%,高于城镇地区的16.9%增速。
快递、电商下乡,零售商触电助力电商发展。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与实际线下供应的不匹配、政府及电商的不断投入成为农村电商增长的两大驱动力。
然而,农村消费者网购的行为与城镇消费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他们制定专门的策略。
制约淘宝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障碍包含4点:1.各自为阵,无法形成规模优势;2.同质化、抄袭严重,导致品牌竞争力弱;3.技术能力弱,提升空间有限;4.专业人才和资金缺乏,后继乏力。
如何为农村电商这列特快列车的发展扫除障碍,关键在于淘宝村、政府、电商的协同发力。第一,合并资源,完善产业链;第二,淘宝主应打造自主品牌,创造核心竞争力;第三,针对技术与专业人才问题,政府及相关机构应提供专业培训,发挥政策支持的优势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第四,完善针对电商创业的金融延伸服务。
趋势之三:线上线下融合
O2O模式格局初成
近两年,各地“互联网+”新创公司数量剧增,移动APP呈井喷状态。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餐饮外卖、旅游、点评、打车是目前最为流行的O2O模式。尼尔森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使用过这4类APP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55%、44%、42%、41%;而在未使用但未来考虑尝试的APP中,超市便利店代购(30%)和生鲜(25%)则是重要方向,零售O2O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数字化时代,消费者购物方式虽然已经改变,便利性、舒适度以及价格依然是消费者考虑购物方式的重要维度。他们不愿放弃线下消费的体验,同样也享受线上购物的便利。
趋势之四:移动电商
场景化和社交化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人参与
全部评论
共0条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