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购物节”来临 快递员最怕被误会
网传“快递哥”月收入上万元,收入这么高却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他们的真实生活是啥样?他们如何看待“三拒”行为?近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对几名“快递哥”进行了采访。
“快递小哥”小王
不被尊重最失落
沈河区北三经街附近一家快递公司的分拣中心里,快递员小王正忙着干活儿。他边低头整理送货单,边用蓝牙耳机与客户通话。听说有记者采访,小王说:“我们的委屈,记者能报不?”
看到记者点头,小王一下子敞开了心扉:“快递员月收入1万元?我们每月也就挣四五千元吧。很辛苦,经常不被理解,被批评训斥也是常事。”小王说,他今年24岁,家是铁岭农村的,在沈阳干快递两年了。
针对一些客户对快递员“拒送上楼”的投诉,小王说:“现在很多小区乘坐电梯得刷卡,遇到较真的消费者非让他送上楼,我们只得爬楼梯上楼。步行上楼时间自然长,丢东西大多发生在这段时间。有些快递员请客户下楼来取,有人不理解,就向公司投诉。据我所知,很多这类投诉都是这样形成的。”
关于“拒接来电”的问题,小王说:“我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一半时间在路上,有时听不到手机响,有时电话太多了,不能及时回复。有着急的客户因为联系不上我们,就把电话打到公司投诉。即使不是投诉,只是打电话反映情况,快递公司也按照投诉处理,罚款!”
谈起最失落的事,小王说:“有时候得不到客户的尊重。”他说,做任何工作都有苦有乐,快递员的乐就是被人尊重和理解,“干快递,冬天最辛苦,天寒地冻,有的客户把我们让到家里,请我们喝一杯热水,暖和后才离开。事儿很小,但是让我们很感动。”
小王最大的苦恼是常丢东西:丢电动车、丢电动车电池、丢邮件。
小王手机的通讯录里有几百个号码,80%都是老客户的电话。人相处久了就有感情,就有信任了。关于“拒等验货”的问题,小王说:“很多客户逐渐成了朋友,他们对我很信任,签完字就取件,从不验货。”
“快递老哥”老刘
想挣钱就要勤奋
被客户指责为什么不提前打电话,被要求将邮件放到门卫那里可门卫却拒收,送货前通过电话可是到达后客户却关机联系不上……这些不顺心的事儿,对于快递员来说是家常便饭。
38岁的刘先生,做了8年的快递工作。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先生总是笑呵呵的。
“为什么不开心?这行儿挺好,每月收入四五千元。如果拼命干,多说能赚到七八千元。没什么风险,不用操心,就是需要勤快点。我做过生意,搞过装修,开过饭店,觉得还是这行儿好,不用动脑筋,没有投资风险。”刘先生说。
说到工作的辛苦,刘先生笑了:“冬天有护膝和棉手套。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是别干这行儿了。刚干这行儿时,头半年要吃点苦,丢东西、经验少,过了半年就顺手了。”
刘先生说:“收入多少和勤奋有很大关系,我们这行儿里从农村来沈阳打工的比较多,我也是农村人。”
最近一周刘先生特别忙,每天送快递100多件,最多时达到200多件。刘先生说:“每年6月份都比较忙,听说是‘电商购物节’,商家打折,交易量自然就多了,我这个月收入能达到6000元,但是估计投诉也少不了!”
快递公司经理
快递业将会更规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公司经理向记者介绍,快递投诉分服务类投诉和操作类投诉,操作类投诉占大多数。服务类投诉主要是投诉快递员的服务态度不好,比如快递员和客户吵架等。操作类投诉包括快递延误、遗失等,其中投诉延误的最多。
快递公司一般会对顾客的投诉进行积极响应。“快递员其实很辛苦,每天工作量很大,压力大情绪就容易失控。希望投诉者能够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我相信,快递行业的管理会越来越规范。”这位经理最后说。
全部评论
共0条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