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农村电商 必须接地气
今年以来,农村电商成了大热门,各路资本纷纷跳下农村电商这片蓝海,农村电商平台纷纷上线。但对于农村电商的受众农民来说,他们不管你是京东还是淘宝,或者是别的什么平台,只要是能通过电商买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把自己家种的东西多卖点钱,这就是好的电商。
有了村级服务站,农民网购并不难
新乡县七里营镇八柳树村,这个村子是不是曾经有八棵大柳树,好多村里人都说不清,但说起村口的淘宝服务站,村里人几乎无人不知。
田敬是这个服务站的老板,也叫农村淘宝合伙人。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帮村里人下单,收发快递,忙的时候一家人都会上阵。
10月9日上午,村民老李来到淘宝服务站,他的女儿今年要上大学,需要买台电脑,前天在服务站定了一个,今天刚好到货。
“这电脑多少钱?”
“3000多吧,当时定的时候钱都给田敬了。”
“在网上买大件东西放心么?”
“我是在田敬这买的,我不管东西是那里的,只要卖东西的人放心就好。”老李说。
田敬让人帮忙试了下电脑,看看没啥问题,老李就把电脑放进电脑包里骑摩托走了,连盒子都没拿。
老李前脚刚走,服务站里又来了四五个中年妇女,她们是来买裤子的。田敬从电脑上调出她们想要的那条裤子,发现涨价了。田敬就给想了个办法,让她们回去组织团购,十人以上就能按照以前的价格购买。几个人很高兴,有说有笑地回去了。
在八柳树村,好像大家所说的农民网购习惯培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似的。
农民和城里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
在城市里,好多人住了好几年,都不知道对门的邻居叫什么。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是无法想象的,在村里,好多人吃饭都会端着碗到门口,边和邻居聊天,边吃饭。农村是个熟人社会,没有说在村里谁不认识谁,碰面了不打声招呼的,除非是俩人有矛盾。这样有别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了农民和城里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网购上也能得到体现。
田敬的服务站开业也就俩仨月时间,在这期间,卖出了几十部一模一样的老年手机,服装也是有同样的情况。田敬说:“村里人就是这样,干啥事好扎堆,也图个新鲜,要是有人新买件衣服,别人看着不错,也会让她带着去买一件一样的。以前是一起到服装店里去买,现在好多人到我这,买的人多了我就组织个团购,还能为大家省点钱。”
“在农村推广宣传的手段很少,也就是喊喊喇叭,刷刷墙,这也只能是让人知道有这个东西。重要的还是口耳相传,不管你卖什么只要东西好,很快就能在村里传开。”田敬说。
做好农村电商关键在人
为什么在八柳树村,村民们对电商的接受度这么高?新乡县商务部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新乡县目前共有36个村级服务站,八柳树村是目前效益比较好的,另外还有三家比较不错。八柳树村有7000多人,是个大村,加上附近两个村子有将近1万人,加上离新乡县比较近,村民经济条件比较好,更重要的是村民们愿意在服务站网购,关键还是在于人。
这36个村级服务站的合伙人是从1500人中选出来了。田敬这个服务站上个月的营业额是全国第一。
服务站的合伙人不单单是会上网,能下单就行,合伙人是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电商的各个流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农化服务等专业知识,田敬说:“有一次一个村民问我关于肥料的问题,但是我也不懂,我就打开电脑问化肥厂商的客服,客服告诉我之后,我又告诉了这个村民。”
田敬,爱笑,说话很快,村里人都是她的熟人,就像买电脑的老李说的,他不是在网上买的东西,是在田敬这买的。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里,选对人,农民也会很快接受网购。
发展农村电商,要先学买再学卖
让农民接受网购,能够享受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只是电商的第一步。让农民省钱这固然是好的,但对于农民来说,如何通过电商挣钱才更重要。
封丘县委统战部部长郭新杰负责县里的农村电商工作,他有这样一个观点,农村电商解决的就是一进一出的问题,“进”就是工业品下乡,让农民能够享受到质优价廉的产品,而“出”则是农副产品,地方特产进城。而这一进一出不会同时进行,而是先有进再有出。
“农民连最基本的网购都不会,怎么能通过互联网卖自己的产品?”郭新杰说,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较快,而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让农民在短时间内接受互联网的难度还很大,而特色农产品更多地集中在这些偏远地区。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12年宽带覆盖全国98%的行政村,宽带网络是发展农村电商基础,有了网,农村电商才有可能进村,而农村电商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向农民卖东西,而是怎么通过电商让农民的收入提高。
全部评论
共0条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