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辐射全国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站”
杭州是大学生的创业乐园。第五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周“点燃战火”,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等9个赛组,广邀全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高校的大学生一试身手。
杭州市政府从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跳出传统创业竞赛模式,以“引进培养有市场前景的优秀创业项目和团队”为目标,推进资本与优秀项目的对接及赛后跟踪服务,使大赛成为“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一环。
以去年举办的第四届大赛为例,在杭落地转化企业共94家,其中部分颇具规模——有10家获得了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仅部分获奖项目就已获得超过1300万社会投资;2015年营业额过千万元的有1家,200万-500万元的5家,100万-200万元的5家。
“互联网农产品链”和“微网红产业链”
在杭州一落地就飞速发展
毕业于同济大学金融专业的杭州小伙子邵政镓,2014年10月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做起了农业电商:一头链接优质的农业企业,一头链接对食材质量较高的目标受众,把杭州周边的好食材提供给杭州的本地消费者。
他的项目“互联网+农业(精准农业)”,去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组三等奖。
2015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杭州大猿科技有限公司,是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组二等奖的落地项目。创始人姚佳雯说,公司做的是微电商供货平台,让商品直接从工厂来到销售或者消费者手里,包括吃穿用玩的一切“爆款”。同时也打造“微网红”,让每个人都可以做“办公室的买手”。
“大赛获奖后,我们获得了9万元无偿资金支持,这给我们创业初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姚佳雯说,公司从启动资金50万元,用了一年半时间,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上千万元,杭州对大创企业的政策支持功不可没。
杭州市政府从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跳出传统创业竞赛模式,以“引进培养有市场前景的优秀创业项目和团队”为目标,推进资本与优秀项目的对接及赛后跟踪服务,使大赛成为“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一环。
以去年举办的第四届大赛为例,在杭落地转化企业共94家,其中部分颇具规模——有10家获得了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仅部分获奖项目就已获得超过1300万社会投资;2015年营业额过千万元的有1家,200万-500万元的5家,100万-200万元的5家。
“互联网农产品链”和“微网红产业链”
在杭州一落地就飞速发展
毕业于同济大学金融专业的杭州小伙子邵政镓,2014年10月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做起了农业电商:一头链接优质的农业企业,一头链接对食材质量较高的目标受众,把杭州周边的好食材提供给杭州的本地消费者。
他的项目“互联网+农业(精准农业)”,去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组三等奖。
2015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杭州大猿科技有限公司,是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组二等奖的落地项目。创始人姚佳雯说,公司做的是微电商供货平台,让商品直接从工厂来到销售或者消费者手里,包括吃穿用玩的一切“爆款”。同时也打造“微网红”,让每个人都可以做“办公室的买手”。
“大赛获奖后,我们获得了9万元无偿资金支持,这给我们创业初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姚佳雯说,公司从启动资金50万元,用了一年半时间,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上千万元,杭州对大创企业的政策支持功不可没。
上一篇: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孵化联盟
下一篇: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孵化联盟
全部评论
共0条我要评论>>